马克思主义学院、各系:
为进一步推动廉洁文化进班级,不断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廉洁文化涵养校园正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十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5〕14号)安排部署和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徽商职业学院廉洁文化“六进”活动实施方案》,决定开展“践廉守廉”课堂案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与目的
围绕廉洁教育主题,通过打造一批优秀“树廉风”廉洁文化课、“青廉说”廉洁微网课、“寻廉脉”廉洁实践课,多维度强化廉洁教育实效,营造人人学廉、知廉、崇廉、践廉的廉洁文化氛围。
二、活动形式与要求
(一)活动形式
1.“树廉风”廉洁文化课
紧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主线,将廉洁教育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场景化活动开展,依托开学第一课、日常思政课,构建“全时段覆盖、全要素渗透、全过程参与”的廉洁文化育人格局。
2.“青廉说”廉洁微网课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围绕“青史镜鉴·破形式主义之弊” “清风传家·守公私分明线” “数字守节·树清朗网络观” “青矜持俭·践节约新风尚”等主题,深挖经典廉洁文化典故,遴选优秀学生代表以微视频形式录制“青廉说—廉洁文化大联学”网络微课,通过角色带入强化责任担当,形成青年影响青年的廉洁文化传播效应,培育知行合一的廉洁践行者。
3.“寻廉脉”廉洁实践课
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走进廉洁场馆、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通过具身化的文化体验与深度参与,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内化”的转变。让师生在触摸廉洁文化温度的同时,自觉做知廉、守廉、践廉的行动者,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清朗社会注入无限动能。
(二)案例报送要求
1.课堂实践案例可以综合“树廉风”廉洁文化课、“寻廉脉”廉洁实践课、“青廉说”廉洁微网课多个环节经验做法,也可以重点聚焦其中一个环节实践经验,归纳总结提炼廉洁教育在涵育师生廉洁素养、促进清朗校园建设、提升思政教育质效的好思路、好做法、好机制。
2.“树廉风”廉洁文化课和“寻廉脉”廉洁实践课,每项案例需提交《高校廉洁教育课堂实践案例申报书》(以系院名称+工作案例名称命名)、支撑材料一份(用于网络宣传展示,照片5张,活动纪实类视频1部,视频宣传海报不少于1张)。视频应以尊重史实和客观实际为基础,引用得当,出处明确,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每部视频作品格式为mp4格式,需附200字左右文字说明,简要介绍创意思路、主要内容、特色亮点等。活动纪实类视频,横向拍摄,像素不超过1920*1080,时间不超过20分钟。
3.“青廉说”廉洁微网课,每项作品需提交《高校廉洁教育课堂实践案例申报书》(以系院名称+工作案例名称命名)、支撑材料一份(用于网络宣传展示,照片5张,课程视频1部,视频宣传海报不少于1张)。作品应以尊重史实和客观实际为基础,引用得当,出处明确,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视频格式为mp4格式,竖屏拍摄,像素不超过1080*1920,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标注字幕。视频时长应在5分钟以内。每部视频作品需附200字左右文字说明,简要介绍创意思路、主要内容、特色亮点等。
(三)其他相关要求
1.各类作品需为原创作品,作品的版权和内容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不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争议,适合公开宣传展示。
2.作品一经提交,视为作品作者同意将该作品的使用权(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宣传目的对作品的改编、汇编、互联网传播等)授予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单位。对于优秀课堂案例,组织单位有权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包括刻录光盘、编辑画册或用于展览、宣传等),不支付作者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抓好廉洁教育作为全面落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结合实际抓好统筹协调、精心谋划部署、认真组织。
(二)把准政治方向。各系院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把好政治关,坚持质量为本、内容为王把好质量关,坚持公平公正、有序有力把好程序关。坚决杜绝各类弄虚作假行为,不得提交有知识产权争议、违法涉密等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作品。
(三)把握时间节点。各系院对所属教职工提交的案例进行初步筛选,确保作品格式正确、填写规范,于2025年9月12日前将推荐案例提交至纪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会同学院有关部门,于9月16日前对提交的案例进行选拔,确保导向正确、思想积极、质量过硬,最终选拔出优秀课堂实践案例1个上报至安徽省高校智慧思政平台,参加省级遴选。
附件:《徽商职业学院廉洁教育课堂实践案例申报书》
纪委办公室
2025年7月17日